2025年上半年已經過去,XR市場發展如何?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發布新的調研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VR頭顯出貨量同比下滑14%;AR智能眼鏡市場則強勁增長勢頭,出貨量同比增長50%。

可以看到,在今年上半年AR智能眼鏡市場出現了明顯的增長,主要由于新品的帶動以及
技術迭代帶來的體驗升級,獲得了更多消費者的認可。
Meta霸主地位依舊,輕量化、MR融合與AI驅動迭代從VR行業看,Meta依舊是佼佼者,占據超過80%的市場份額,在今年上半年的市場份額達82%。剩下的市場份額則有索尼、蘋果、PICO、DPVR(大朋)以及其他廠商瓜分。全球主

要VR頭顯廠商出貨份額(圖Counterpoint)
具體來看,蘋果Vision Pro雖因高昂售價(3499美元)和內容生態不足導致銷量有限,但其空間計算理念仍為行業樹立了
技術標桿,不少企業在發布新品時將其作為“目標”。PICO在中國市場保持領先,調研機構CINNO Research的數據顯示,2024年PICO占據國內VR出貨量54%的份額。2024年8月,PICO發布PICO 4 Ultra,但2025年上半年未推出重磅新品,增長乏力。
業內人士認為,PICO之所以能維持“領頭羊”地位,主要得益于Meta尚未正式進軍中國市場,而國內其他廠商在核心
技術與生態整合方面尚未形成對PICO的實質性超越,此外不同廠商的市場定位不同,例如DPVR(大朋)聚焦B端行業應用,在教育、工業培訓等領域持續深耕。可以說,當前PICO仍享有在國內發展的顯著先發優勢,若能在下一階段推出真正意義上的爆款新品,有望進一步鞏固甚至擴大其市場主導地位。
Counterpoint指出,VR市場銷量下滑,主要是由于新品發布較少。盡管如此,但也有多家廠商仍帶來了值得關注的創新產品。電子發燒友網曾報道過vivo、蓮偶科技發布的新品。
今年8月,vivo發布了其首款混合現實(MR)頭顯——vivo Vision探索版。該設備重僅398克,采用Micro-OLED雙目8K屏幕、第二代驍龍XR2+平臺,并實現1.5°高精度眼動追蹤,支持“眼手交互”作為默認操作方式。vivo強調其“輕松上頭”的設計理念,目標是打造真正適合日常佩戴的MR設備。雖然該產品暫不面向消費市場銷售,但其
技術路徑已清晰指向輕量化與自然交互。
與此同時,國內初創企業蓮偶科技(TOALL)也發布了全國產VR眼鏡Visual-X 視界1,整機重量低至203克,采用Fast-LCD + Pancake光學
方案,支持96°視場角和0–800°屈光調節,售價2999–3299元,主打高性價比。不同于傳統分體式 VR頭顯的基站追蹤方式,該產品采用了基于計算機視覺的 6DoF 追蹤(Inside-Out),還搭載RK3588S主芯片,并自研Toall OS操作系統,試圖在硬件與軟件層面實現全棧可控。
從這些新品可見,VR行業的
技術迭代正呈現三大趨勢:一是輕量化成為核心競爭力:廠商正通過材料創新、結構優化大幅減重,以提升佩戴舒適度和使用時長。二是MR融合加速:傳統封閉式VR正向開放式MR演進。例如vivo Vision和蘋果Vision Pro均強調“虛實融合”,通過高精度透視、空間感知和環境理解,拓展至辦公、工業等更多場景。三是AI賦能交互革新:眼動追蹤、手勢識別等交互
技術正與端側AI深度融合,表明“AR+AI”或“MR+AI”將成為下一代XR設備的核心驅動力。
盡管2025年上半年VR市場增長放緩,但
技術演進并未停滯。隨著輕量化設計、MR融合與AI交互的持續突破,期待未來幾年迎來新一輪產品周期與市場復蘇。Birdbath統治AR江湖,光波導加速成本、量產破局AR市場的表現則跟VR市場完全相反。Xreal、Rokid、RayNeo等廠商相繼發布新品,光波導、Micro-OLED、Micro-LED等
技術持續迭代,帶動市場回暖。
當前,AR智能眼鏡的顯示
技術有多種
技術路徑,包括光波導+Micro LED、Birdbath+Micro OLED。光波導和Birdbath二者基于不同的光學原理形成了鮮明的
技術特征與場景適配性。
光波導
技術憑借其輕薄、高透光率和外觀接近普通眼鏡,在消費級AR眼鏡中被視為長期主流
方案;其優勢包括可實現大視場角(FOV)與長眼動范圍(Eyebox)的平衡,并支持更自然的虛實融合體驗,尤其適合全天候佩戴和社交場景。而Birdbath
方案則以結構簡單、成本較低、成像
亮度高和色彩表現優異見長,配合Micro OLED可快速實現高
分辨率與高
對比度顯示。
公開資料顯示,采用Birdbath
技術的產品包括Xreal One、雷鳥Air 2s、VITURE Pro XR智能眼鏡等;采用光波導
技術的產品包括Meta Ray-Ban Display、 Coray Air2 彩色智能 AR 眼鏡、INMO AIR 3、Rokid樂奇眼鏡等。
Counterpoint分享了一組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基于Birdbath
技術的觀影類AR智能眼鏡份額達78%,仍是大多數AR智能眼鏡的選擇;其次是基于光波導
技術的信息提示類AR智能眼鏡,占比約為17%。與去年同期相比,兩者的市場份額沒有出現太大的變化。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源于光波導
技術較高的成本——目前光波導AR眼鏡的平均售價比Birdbath類產品高出約27%。

全球不同光學
技術AR智能眼鏡出貨份額(圖源:Counterpoint)
隨著Meta Ray-Ban Display采用陣列光波導+LCoS的光學顯示
技術方案,業內人士也關注到光波導
技術的發展潛力。筆者認為,陣列光波導有望在下一階段隨著
技術持續成熟、量產瓶頸逐步突破以及成本顯著下降而迎來快速發展。
例如,光波導
技術企業靈犀微光在9月發布了新一代陣列光波導鏡片L2-S30,該產品已進入量產階段,并在實現千級(KK級)出貨后,有望將單片價格大幅壓縮至50美元。這在很大程度上將縮小其與Birdbath
方案的價格差距,加速陣列光波導在消費級AR眼鏡中的普及進程。據了解,影目科技即將在10月發布的新一代AR智能眼鏡INMO GO3就將采用光波導
技術。
當然,采用Birdbath
方案的AR智能眼鏡也在不斷迭代以適配市場需求,例如XREAL One Pro。為了提高視場角,XREAL自研光學
方案——X Prism光學引擎
技術,不僅將視場角提升到57°,也實現了更輕薄,厚度相比傳統Birdbath約減少5mm。
小結:在協同中推動XR產業發展2025年上半年,XR市場呈現“冰火兩重天”:VR出貨量同比下滑14%,而AR智能眼鏡則逆勢增長50%,展現出強勁復蘇勢頭。
在AR行業發展的關鍵階段,整個行業趨向“協同”,包括實現
技術、產品、性能、成本、市場及生態等多維度的協同共進,推動AR行業的發展。
思坦科技創始人劉召軍在靈犀微光新品發布會的圓桌對話環節中提到,AR行業的協同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
一是產品協同,例如在推動Micro-LED與光波導融合的過程中,Micro-LED的
分辨率、
亮度、驅動方式等需與光波導在設計初期就深度匹配;
二是產業協同,需聯動上游(如設備、LED外延、加工)與下游(終端客戶),并結合業務與資本合作,“我們也看到AR產業有很多股東是來自于產業方,這形成了更加深度的協同關系”,劉召軍指出。
三是團隊與資源協同。
當前,整個XR產業鏈上的企業都在推動共同市場發展。正如美迪凱董事長葛文志所說的:我們對這個行業是充滿信心,同樣也要有足夠的耐心。